lyx

  • 嵌入式
  • 运维
  • 笔记
  • 关于
所有文章 友链 关于我

lyx

  • 嵌入式
  • 运维
  • 笔记
  • 关于

Linux命令基础-vim

2017-04-12

vi的基本概念

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,分别是命令模式(command mode)、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和底行模式(last line mode),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:

1)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)
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,字符、字或行的删除,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,或者到 last line mode。

2) 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
只有在Insert mode下,才可以做文字输入,按「ESC」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。

3) 底行模式(last line mode)
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,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,如寻找字符串、列出行号……等。

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,就是将底行模式(last line mode)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)。

vi的基本操作

a) 进入vi
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,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:$ vi myfile。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,就是您进入vi之后,是处于「命令行模式(command mode)」,您要切换到「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」才能够输入文字。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,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,把自己气个半死,所以进入vi后,先不要乱动,转换到「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」再说吧!

b) 切换至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编辑文件
在「命令行模式(command mode)」下按一下字母「i」就可以进入「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」,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。

c) Insert 的切换
您目前处于「插入模式(Insert mode)」,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,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!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,将该字删除,就要先按一下「ESC」键转到「命令行模式(command mode)」再删除文字。

d) 退出vi及保存文件
在「命令行模式(command mode)」下,按一下「:」冒号键进入「Last line mode」,例如:
: w filename (输入 「w filename」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)
: wq (输入「wq」,存盘并退出vi)
: q! (输入q!, 不存盘强制退出vi)

命令行模式(command mode)功能键

1). 插入模式
按「i」切换进入插入模式「insert mode」,按“i”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;
按「a」进入插入模式后,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;
按「o」进入插入模式后,是插入新的一行,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。

2). 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
按「ESC」键。

3). 移动光标
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,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「h」、「j」、「k」、「l」,分别控制光标左、下、上、右移一格。
按「ctrl」+「b」:屏幕往“后”移动一页。
按「ctrl」+「f」:屏幕往“前”移动一页。
按「ctrl」+「u」:屏幕往“后”移动半页。
按「ctrl」+「d」:屏幕往“前”移动半页。
按数字「0」:移到文章的开头。
按「G」:移动到文章的最后。
按「$」: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“行尾”。
按「^」: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“行首”
按「w」: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
按「e」: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
按「b」: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
按「#l」:光标移到该行的第#个位置,如:5l,56l。

4). 删除文字
「x」:每按一次,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“后面”一个字符。
「#x」:例如,「6x」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“后面”6个字符。
「X」:大写的X,每按一次,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“前面”一个字符。
「#X」:例如,「20X」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“前面”20个字符。
「dd」:删除光标所在行。
「#dd」: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#行

5). 复制
「yw」: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。
「#yw」:复制#个字到缓冲区
「yy」: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。
「#yy」:例如,「6yy」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“往下数”6行文字。
「p」: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。注意:所有与“y”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“p”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。

6). 替换
「r」: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。
「R」: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,直到按下「ESC」键为止。

7). 回复上一次操作
「u」: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,可以马上按下「u」,回到上一个操作。按多次“u”可以执行多次回复。

8). 更改
「cw」: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
「c#w」:例如,「c3w」表示更改3个字

Last line mode下命令简介

在使用「last line mode」之前,请记住先按「ESC」键确定您已经处于「command mode」下后,再按「:」冒号即可进入「last line mode」。

A) 列出行号
「set nu」:输入「set nu」后,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。

B)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
「#」:「#」号表示一个数字,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,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,如输入数字15,再回车,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。

C) 查找字符
「/关键字」:先按「/」键,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,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,可以一直按「n」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。
「?关键字」:先按「?」键,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,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,可以一直按「n」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。

D) 保存文件
「w」:在冒号输入字母「w」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。

E) 离开vi
「q」:按「q」就是退出,如果无法离开vi,可以在「q」后跟一个「!」强制离开vi。
「qw」:一般建议离开时,搭配「w」一起使用,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。
赏

谢谢你请我吃糖果

支付宝
微信
  • 运维
  • CentOS7
  • Linux命令
  • oldLinux
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

微信分享二维码
Linux命令基础-file
Linux命令基础-chgrp
© 2017 lyx
Hexo Theme Yilia by Litten
  • 所有文章
  • 友链
  • 关于我

tag:

  • CentOS6.8
  • SSH服务
  • DHCP服务
  • 自动化部署
  • 互联网资源
  • IT
  • 运维
  • Linux
  • RSYNC服务
  • NTP服务
  • Postfix服务
  • DNS服务
  • NFS服务
  • Samba服务
  • FTP服务
  • Apache服务
  • CentOS7
  • Dokcer
  • Gitlab
  • 源码安装
  • Hadoop
  • 集群
  • Centos6.8
  • 文件共享
  • Haproxy
  • 存储系统
  • 高可用
  • 负载均衡
  • 编程
  • 程序员
  • LAMP
  • LNMP
  • WEB服务器
  • 博客
  • 编译
  • 内核
  • Linux命令
  • Linux基础
  • 笔记
  • 分布式系统
  • NFS
  • 认证服务
  • NIS
  • Nagios
  • 监控
  • 存储
  • RAID
  • WEB架构
  • 远程连接
  • SSH
  • Zabbix
  • 自动化
  • saltstack
  • cobbler
  • Centos7
  • ELKstack
  • Elasticsearch
  • Logstash
  • Heartbeat
  • MySQL
  • Nginx
  • puppet
  • markdown
  • 跨平台
  • Linux服务
  • 大学
  • 版权声明
  • STM32
  • 嵌入式
  • 邮件服务
  • 汉化
  • 网卡错误
  • 虚拟机
  • 分布式存储
  • Corosync
  • Pacemaker
  • DRBD
  • MooseFS

    缺失模块。
    1、在博客根目录(注意不是yilia根目录)执行以下命令:
    npm i hexo-generator-json-content --save

    2、在根目录_config.yml里添加配置:

      jsonContent:
        meta: false
        pages: false
        posts:
          title: true
          date: true
          path: true
          text: true
          raw: false
          content: false
          slug: false
          updated: false
          comments: false
          link: false
          permalink: false
          excerpt: false
          categories: false
          tags: true
    

  • 阿里云
  • 鸿鹄论坛
  • 百度云搜索
  • Github搜索
  • PDF转换软件
  • TI公司WEBENCH
  • powershell教程
  • 七牛云
  • 有道云笔记
  • HTML5
  • 小马运维博客
  • 运维知识体系架构图
  • 云栖社区
  • ChinaUnix
<br>热爱技术<br>热爱开源<br> 2017年<br>